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你的位置:beta365电竞 > 新闻动态 >

青春非遗澎湃时,“潮起”破壁展新声

发布日期:2025-06-27 20:28    点击次数:129

5月17日晚,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的2025年“邀您看戏”系列活动——“潮起”青春非遗专题展演圆满收官。演出用青春视角诠释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,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传统与创新交融的视听盛宴。

青春面孔演绎非遗“新面貌”

演出在广东音乐《赛龙夺锦》的明快节奏中拉开帷幕,来自东莞民族乐团的青年演员们用传统乐器奏出别样的青春律动。紧接着,粤语讲古传承人彭嘉志以诙谐生动的语言,将《光光菜传说》娓娓道来:广府人中秋节的一道地道的菜式——炒田螺,背后竟有一段离奇有趣的故事。青少年演员钟文灏、吕柏霖则用粤曲激昂唱腔重新演绎《哪吒闹海新传》这一经典神话故事,看哪吒与龙王三太子如何化干戈为玉帛,将仁义爱心光照世间。一曲莞香舞《最是女儿香》,东莞舞蹈团演员们的柔美身姿间,衣袂飘飘,暗香浮动,带观众近距离感受莞香的雅致与匠心坚守。

跨界实验碰撞非遗“新突破”

如果说“新面貌”是传统文化的青春化表达,那么“新突破”则展现了非遗的无限可能。南派花毽项目传承人郝晓冰与东莞民族乐团合作的《南派花毽步步高》,将毽子的灵动踢法与民乐旋律交织,传统体育与传统音乐的跨界混搭令人眼前一亮;而粤语相声《湾区颂》中,青年演员张绍锟、张子龙以接地气的方言包袱,讲述大湾区发展故事,让粤语相声这一非遗项目焕发时代新意。《粤韵飞扬》一曲悠扬,瞬间将观众带入丝竹雅韵之中,尽情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。

传统技艺引领当代“新风尚”

压轴篇章“新风尚”把非遗与现代生活进行深度链接。原创实验国乐剧《可园·可源》节选“花神降临”,以传统音乐为基础重构岭南音乐的视听语言,用古筝、竹笛、琵琶、二胡勾勒出一幅崭新的岭南画卷;而太极拳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娟带领团队表演的《青春正太极》,则用刚柔并济的拳法与青春朝气完美融合,展现太极拳的健康哲学,传递“动静相宜”的生活理念。

小记者视角激活非遗传播力

整场演出中,6位非遗小记者成为特别亮点。他们不仅与主持人默契搭档,用充满童趣的口吻为观众解读各个节目精髓;还在演出前的后台探班采访中,与各位传承人一一对话,用镜头记录下非遗传承的鲜活切片。这场孩子们与传承人之间的对话,不仅通过青少年视角唤醒文化共鸣,也是非遗传播一次充满灵气的创新实践。

传统运动走进现代生活

5月16日下午,广东省非遗馆三层公共区域开展“新风尚健康体验活动”,南派花毽与太极拳导师现场教学,指导参与者掌握基础踢毽技巧与太极招式。除线上报名的观众外,活动现场还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围观,更有不少游客被现场氛围所感染,自发地加入到踢毽、推手的行列。

从剧场内经久不息的掌声,到充满欢声笑语的健康体验活动,“潮起”青春非遗专题展演不仅展现了岭南非遗的当代生命力,更通过多元互动让传统文化“活”在当下。青年用创意打破边界,用青春让非遗焕发光彩——这或许正是“潮起”最生动的诠释。

来源: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(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



我的网站